今年以来,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呈现明显提速态势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一季度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.8%,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1.4个百分点。进入二季度,浙江、湖北等地相继启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,为经济稳增长注入强劲动力。这类重大项目的迅速推进,反映出基建投资在目前经济环境下的要紧用途,但同时也引发市场对基建投资持续性的关注。
支撑基建投资持续增长的有利原因主要体目前三个方面。第一,资金保障较为充足。一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近1万亿元,发行进度明显快于往年,为基建项目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。第二,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。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多次强调要适度超前拓展基础设施投资,在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重点范围加强投入。第三,设施更新投资表现亮眼。一季度设施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9%,对整体投资的贡献率达到64.6%,显示出投资水平的提高。
从地方层面看,重大项目投资呈现规模大、产业占比高的特征。浙江二季度集中开工54个重大项目,总投资达2281亿元,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高达65%。以长龙·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为例,该项目投资50亿元,预计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越120亿元。湖北同期开工2047个亿元以上项目,产业类项目占比63.1%。这类数据表明,目前基建投资不只重视传统基础设施建设,更重视与产业升级相结合,体现了投资结构的优化。
展望将来,基建投资有望继续维持增长态势。专家预计,在专项债加快发行、项目储备充足等原因推进下,二季度末基建投资增速可能进一步扩大。尤其是在设施更新、产业升级等范围,投资增长空间仍然较大。但也要看到,基建投资的持续性还取决于多重原因,包含地方财政情况、项目收益能力、社会资本参与度等。因此,在维持投资力度的同时,需要愈加重视投资效益,推进基建投资从规模扩张向水平提高转变。
从投资范围来看,目前基建投资呈现出新的特征。一方面,传统基建项目如交通、市政等继续推进;其次,与新基建有关的5G基站、数据中心、AI等项目投资增长飞速。同时,各地在推进重大项目时愈加重视与产业升级相结合,如浙江的航空再制造项目、湖北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等,都体现了基建投资与产业进步的深度融合。
总体而言,目前基建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具备要紧用途,其增长态势在短期内有望延续。但从长期来看,需要进一步健全投筹资机制,优化投资结构,确保基建投资健康可持续进步。将来基建投资将愈加重视与产业升级、科技革新、民生改变相结合,为经济优质进步提供更有力的支撑。